网络机房自查报告(精选3篇)
经过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涉密计算机使用管理情况
无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的现象;没有感染“木马”病毒;没有使用过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没有安装无线网卡等无线设备。
二、非涉密计算机使用管理情况
非涉密计算机均无存储、处理涉密信息及内部敏感信息(工作秘密)或曾经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及内部敏感信息(工作秘密);没有感染“木马”病毒;没有使用过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三、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情况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已登记、有编号和密级标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未曾外出携带;没有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没有存储、处理涉密信息及内部敏感信息(工作秘密)或曾经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及内部敏感信息(工作秘密)。
四、办公网络使用情况
办公网络:内网为涉密网,外网机器为非涉密网;涉密网已实现物理隔离、履行审批手续;非涉密网未曾存储、处理涉密信息及内部敏感信息(工作秘密)。
五、涉密载体清理情况
个人手中未履行登记手续的涉密纸质文件资料已清理;非工作需要的涉密电子文档得到清理;未登记编号的移动存储介质已得到清理。
六、抓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治理和文件的治理。
重点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防范和治理工作和文件的治理。指定懂业务、会管理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加密计算机的管理工作,按有关要求及时组织人员对机关各办公室的办公自动化设备配置、使用情况进行整理、协调。防止涉密信息上网,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按照“控制源头、加强检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和“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了对涉密网络的检查。经审查,到目前止,上网公开的'信息符合保密规定,未发生计算机泄密事件。
七、相关制度建设情况
已建立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已建立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已建立涉密网络保密管理制度;已建立涉密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等保密管理制度;已建立在公共信息网络上发布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八、严格实施计算机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加大保密审查力度。对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由相关工作人员确定并制作、更新,在起草公文和制作信息时,应当对文件内容是否公开提出拟定意见,对属于免于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说明具体理由,由工作人员审核并报单位分管领导审批。经审查,截止目前,我区在本单位的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信息,未发现涉密信息。
根据哈尔滨中心支行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信息安全检查的通知精神和双鸭山市中心支行的具体要求,我县支行针对自身机房环境、电子设备运行情况、UPS运行及电池使用情况、防雷设备及检测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设置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自查,自查结果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经自查,我支行网络管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及业务应用系统运维管理等基础工作扎实,实现了信息技术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未发生网络管理、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及业务应用系统运维管理方面信息技术风险案件或重大事故。
二、自查情况
(一)计算机场地管理方面
(1)我县支行为独立计算机机房,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与营业室办公场所设置于不同区域,有单独出入口,实行分区防护。
(2)我县支行计算机机房内有空调装置,无暖气设备,顶棚及壁板采用防火材料,符合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等级。但机房灭火器为干粉式,不符合机房灭火器应为二氧化碳式之规定。
(3)我县支行计算机机房因与业务办公场所设置于不同区域,不存在办公桌椅、纸张、用电设备等易燃易爆隐患。
(二)设备设施管理方面
(1)我县支行机房供电设备如下:机房UPS一套,机头品牌艾默生,UPS电池为8块,使用时间为1年,不存在超期使用现象,可支持主要业务连续用电2个小时左右。
(2)机房强弱电综合布线规整,无飞线现象。
(三)场地运行维护管理方面
我县支行计算机机房与业务办公场所设在不同区域,有单独门禁及出入口控制。外来人员出入需登记,但存在漏登现象。
三、整改措施
针对自查发现的上述问题,我行要研究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
(一)切实加强计算机机房与基础设施管理,规范安全操作,合理配置各项设施,进一步提高设施维护,为信息系统和网络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二)针对机房灭火器不符合要求、外来人员出入登记不全等现象,我支行将尽快购置合格灭火器产品,并完善人员出入登记制度。
(三)加强科技人员培训,熟悉科技管理制度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人员业务能力,保障全行系统安全、平稳、有效地运行。
按照中共x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组织开展网络和手机使用保密管理检查的通知>的通知》(x保办[20xx]17号)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手机使用保密管理,我局高度重视,结合我局实际情况, 对于全局网络和手机使用保密管理开展了专项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保密意识
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包括保密教育在内的政治业务素质教育,结合业务实际,有计划、分层次、多方式地组织学习培训,强化干部保密意识,加强对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
二、强化网络保密管理
(一)网络实行分类管理。涉密网络准确定级、有分级保护建设规划。
(二)做好涉密网络保密基础防护。有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安全防范、违规外联控制等安全防护措施。
(三)建立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台账,明确责任人和使用人;涉密计算机及设备与互联网物理隔离,没有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键盘、无线鼠标等无线连接设备及器件;严格控制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管理,严禁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涉密信息的输出得到有效控制。
(四)互联网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制定国际互联网信息发布管理,明确信息发布范围和保密审查审批程序,信息发布制动审批部门及负责人,有专人负责发布。
(五)连接电子政务内、外网的计算机无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三、强化手机使用保密管理
(一)建立了手机使用保密管理制度及涉密人员使用手机备案制度。
(二)做到核心涉密场所禁止带入手机,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一般涉密场所限制使用手机。
(三)在核心涉密场所、重要涉密场所设有禁止带入和使用手机的明显标志。
(四)在核心涉密场所、重要涉密场所配备手机存放屏蔽柜,集中保管进入人员的手机。
(五)在重要的涉密会议、活动及场所安装或配备手机信号干扰。
一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我局的网络和手机使用保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没有出现泄密事件和不稳定因素,但网络和手机使用的保密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局还缺乏完全有保障的技术支持,目前只能以常规的保密制度加以约束,通过严密的监督措施以防万一。我局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自查自纠不断堵塞管理漏洞,有力地推动单位保密工作向依法管理、依法治密迈进,保障了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