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建桥捐资倡议书内容(精选3篇)
各位领导、广大同事们:
你们好!
xx村是一个美丽的村庄,到处跳跃着动人的音符,到处回荡着优美的旋律。其中小组更是这美丽村庄中一颗动人的明珠,这里居住着48户村民,他们的生活生产都与这里的交通环境息息相关。然而,这48户村民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桥梁已在几年前开始慢慢的老化损坏,桥梁中部桥墩已经塌陷,村民出入不方便的`同时更是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去年以来,x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处理此事,经详细考察研究,计划今年内对组的桥梁进行重建,重建保证桥梁宽度能让轿车通过。 经勘查预算,桥梁重建共需经费约60多万元, 其中村民集资8万元,缺额高达52万元。计划采取多种筹资的办法,共同解决资金缺额问题.
因本村地广人稀,物产单一,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凝聚合力,才能完成桥梁重建。为此,特发出本倡议,热切期盼各位乡亲、社会各界人士热心支持,解囊相助,争取工程早日开工兴建!
为了答谢热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知足感恩的xx村村民会铭记每一位朋友,也会以实际行动回报您的爱心帮助,修路完成后,捐款人民币100元以上(含100元)者将立功德碑留念。
修桥难一时,烂桥难一世,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共襄盛举,用我们的自己力量为村民打造一个安全出行的道路。期待你的支持,敬候你的佳音。
特此倡议
xx村村委会x村民小组修路理事会20xx年7月25日
尊敬的各位乡亲、外出乡贤、社会各界热心人士:
您们好!
石坑镇澄江村“九松桥”横跨澄江河,该桥始建于八十年代初期,总长44米。是澄江1700多村民生活、工作、求学的必经之路,村民信奉的圣封“九松坝公王”座落于此,更是连接龙告、圣山与井头、洋郑、边田、大坑等7个村民小组耕作和情感交往的重要桥梁,多年来,她服务着一河二岸民众,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天有不测风云,5月27日晚至28日晨,我镇降雨量超过了130毫米,此次强降雨造成年久未修的九松桥桥墩冲毁,造成桥面塌陷,致使对外交通中断,给我村群众生产、生活及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影响。
俗话说“桥通则人兴,路通则财旺”。修复九松桥是全体村民的共同愿望,也已迫在眉睫,为早日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现经我村广大群众充分协商,决定重新修建44米长,约3.5米宽的九松桥,经初步预算,此项建设工程总需费用约95万元。
目前,石坑镇人民政府及澄江村委会对重修九松桥非常重视,急群众之所急,积极争取上级拨款支持,但由于镇村集体经济比较困难,资金缺口仍较大,离预算差距大远。为配合梅州第五红色旅游线路“九松坝景点”发展规划,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尽快争取早日将九松桥建设完成,迫切需要各位村民、外出乡贤、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共同捐资解决建桥缺口资金。
“一粒落土百粒留,一文舍出万文收。”捐款修桥,行善积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您们的热情捐款将立碑芳名永铸,您热诚捐款的善举在造福子孙后代的同时也留下您的一份功德。您的事业和人生将会因此而蒸蒸日上,您的子孙后代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倡议人:
日期:__年__月__日
各位西部周堂籍爱心人士:
周堂西部这片热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人民,周堂镇三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祖国栋梁之才。家乡人们朴实无华,尊师重教;三中学子勤学苦读,志存高远。现在不少学子已走向了不同岗位和行业,工作让人羡慕,事业和成就让人骄傲和自豪!然而,在您欣赏成功和喜悦的时候,可否还记得那个知识的摇篮——周堂镇三中?
您可否知道——这座风华正茂的中学,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努力,发展到现在已拥有了学生xx年开始,学校先后获得“县文明学校”,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镇“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全镇中小学统一测试中,周堂镇三中综合排名连续5年稳居全镇第一,九年级中考,综合排名8次进入全县前六名。
您可否知道——这座人才辈出的中学,历经世纪的洗礼尤显沧桑:30位教师现仍挤居在一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楼房里;室内千疮百孔,风雨相侵;各种实验室徒有其名;所谓的操场,夏天是荒草连天,冬天是沙尘飞扬,雨天是“水泥路”,晴天是“照妖镜”(积水)。凡到过实地的领导和热心人士无人不感到心酸和叹惜。
您可否知道——这座您耳熟能详的中学,每年总有一些优秀的学生因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辍学,早早地走向了社会;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因经济困难而选择了上师范和职校,放弃上重点大学的梦想。除国家安排政策资金外,还特别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政通人和,天降时缘。不少领导和贤人志士相继来校察看和指导,感慨之余,萌发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形成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即把现有学校进行全面改造和成立学生助学基金会,以促进家乡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根据初步估算,全面改造需要资金250万元,而成立专用学生助学基金会,拟用基金产生的利息资金助贫困学生和奖励优秀学生。xx年,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已经申请到国家专项资金22万元,现已建成八班教学楼一栋,标准餐厅一栋,理化生标准实验室3所。xx年,我们又积极争取专项资金xx年周堂小学、齐庄小学等周堂籍人士多次聚会商讨如何资助学校改造和帮扶学生,个个当场积极响应,慷慨捐赠,有上万者、上十万者、上百万者,场面无不为之感动。
古朴家乡,崇文尚义;乡村邻里,乐善好施。济困助学,薪火相传,励志学子,感恩自强。希望所有西部周堂籍人士共同努力,广施爱心,力不计大小,一点一滴,皆为深情厚谊,情无分浓淡,一枝一叶,都是关爱支持。聚社会之财,凝化虹之力,聚雨成溪,集腋成裘。
我们衷心期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发扬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崇高精神,为振兴周堂教育事业奉献一份爱心,送上一份真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爱心助学,让我们一起行动吧!